当前,正处于“十四五”冲刺收官、“十五五”深入谋划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量发展交出新答卷,需要全县共同答好一系列“必答题”。
即日起,县融媒体中心推出“五比五拼走在前•十问攻坚当标杆”专题系列访谈活动,聚焦各单位以“走在前、当标杆”的实干实绩,答好肥西高质量发展“十问”(机遇之问、战略之问、产业之问、创新之问、建设之问、乡村之问、改革之问、民生之问、能力之问、作风之问),为谋划肥西未来发展蓝图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在落实 “同城同标”推动城市建设新提升上肥西县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5个安居项目顺利分配让万千家庭喜获新居95公里雨污管网完成修复改造城市 “血脉” 更畅通超1125公里排水管网完成清淤防汛排涝能力显著增强不仅如此在农业领域
目前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种业年产值突破4.8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对发展关键问题的精准把握和有效破解。其中,如何落实 “同城同标” 要求,推动城市建设实现新提升,是肥西县发展进程中必须答好的 “建设之问”。
01
聚焦“建设之问”:同城同标绘就城建新篇
Q:如何落实 “同城同标” 要求,推动城市建设实现新提升?A: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党组书记、局长 王业贤
在落实“同城同标”要求的进程中,我们在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住房保障等方面稳步推进。在征迁安置工作中,我们已科学拟定3.49万㎡的2025年征迁计划,强化督查督办,目前,完成拆除房屋面积1.24万㎡。坚持精准施策,推动安置工作更高效,已分配15个安居项目、24861套安居房。
在雨污水整治方面,我们今年已完成主城区部分市政道路雨污管网整改工程,修复改造污水管网约65公里、雨水管网约30公里。常态化养护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完成管网清淤1125.1km。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我们积极对接市局,编制2026-2030年改造计划。“十五五”期间,围绕基础设施升级等核心目标,通过政策、资金及机制创新推动城市更新。目前有两项重点攻坚任务,一是推进2025年1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并完工;二是推动2025年20个消防问题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完工,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我们在市政管网设施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助力肥西县高质量发展!
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为县域发展筑牢了根基,而乡村作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势,让乡村振兴也走在前、当标杆,成为了肥西县面临的又一重要 “乡村之问”。
02
聚焦“乡村之问”:城乡融合激活乡村动能
Q:作为安徽第一县,如何发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势,让乡村振兴也走在前、当标杆? A:肥西县农业农村局 党组书记、局长 李超
我们以 “五比五拼走在前、勇当全省排头兵” 行动为总抓手,通过产业协同、科技赋能、资源整合等多维度发力,充分发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势,形成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产业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在产业融合上,我们构建工农互促的全产业链体系,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推进王仁和新建米线生产线及调味品加工等项目签约开工,老乡鸡中央厨房、标准化生猪定点屠宰厂等项目建成投产,飞菲食品、庐员外等临规企业升规纳统,培育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家。
在科技赋能上,我们以工业化技术重塑农业生产范式。加快厚天种业、原谷种业、平台农科二期等项目建设,种业年产值力争突破5亿元。打造现代化高端设施蔬菜基地1个、畜禽生态养殖基地2个、智慧渔业养殖基地2个。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速不低于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8%。
在资源整合上,我们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服务能力,建成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个、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1个,全力抓好粮食增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产业融合破局、科技赋能提效,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从城市功能提升到乡村产业振兴肥西县以“十问”为镜在攻坚突破中谋划“十五五”发展新篇这场跨越城乡的实践不仅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县域答卷更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勾勒出城乡融合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