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金秋的肥西
稻浪翻滚,农机轰鸣
44万吨粮食颗粒归仓的背后
是一场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的农业革命
这里不仅有全省领先的高标准农田
更藏着一条从种子到餐桌的
全产业链崛起之路
粮食安全压舱石,112万亩良田的“丰收密码”
在花岗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种粮大户张师傅正指挥收割机在千亩稻田里作业。“今年用了县里推广的新品种,亩产提高了不少。”他抓起一把饱满的谷粒笑着说。这片高标准农田里,藏着肥西的“丰收密码”。
肥西县紧紧围绕“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目标,扎实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采用“投建管运”一体化模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1万亩,布局建设16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实现从播种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2万亩,产量达44万吨。此外,蔬菜面积25万亩,产量41万吨;油菜面积13万亩,产量2.18万吨。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肥西县积极落实种业振兴行动,全力推进种业科技园建设。目前,园区已集聚28家种业企业,成功培育85个农作物品种,种业销售额达4.2亿元,增速达10.8%。这些适应本地条件的优质品种,为农业丰收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
产业链突围从“卖原料”到“卖品牌”的跨越
在王仁和米线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将本地种植的优质大米加工成畅销全国的米线产品。“我们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与全县5000多户农户签订种植协议。”企业负责人表示。
以王仁和米线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联结,既保障了原料供应,又促进了农民增收。此外,蜀王、华莱士等25个优质项目也落地投产。
近年来,肥西培育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0家。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7家,累计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此外,肥西积极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品牌,现有地理标志产品4个,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157个,6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这是我们柿树岗特色的黄花菜,纯天然无添加......”在柿树岗乡电商中心,村干部正通过直播间推销当地特产。这个由村干部组成的“书记三人行”直播团队,今年已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超700万元,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如今,电商直播成为肥西农产品销售新渠道。
近日,铭传乡猕猴桃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基地通过“农业+旅游”模式,与周边民宿、景区深度合作,带动周边3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小小猕猴桃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这种农旅融合模式,正成为肥西农业增值的新路径。
近年来,肥西农旅融合展现出蓬勃活力,官亭林海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丰乐荷花节、铭传蚕桑节等特色活动,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绿色革命“渔光互补”与循环农业的智慧
在花岗镇河丰社区的“渔光互补”基地,一排排光伏板下,鱼儿在水中畅游。“上面发电,下面养鱼,每亩效益是单纯养鱼的3倍。”项目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这种绿色养殖模式,既产出了清洁能源,又提高了养殖效益。
近年来,肥西畜牧业向绿色化、标准化转型成效显著。全县126家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模式,水产品产量4.5万吨,增速3.95%。
从一粒种子到一碗米线
从一片稻田到一座4A景区
肥西正用全产业链思维重塑农业价值
这场丰收
不仅是土地的馈赠
更是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必然结果
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 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米线产业为主,集米线及调味品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餐饮管...
合肥志诚蜂业有限责任... 合肥志诚蜂业有限责任公司座落于包公故里、科教之城--安徽合肥,这里拥有丰富的蜜源植物,为我...
安徽知香斋食品有限公... 安徽知香斋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厂址在肥西县花岗镇工业聚集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合肥市龙乐食品有限公... 龙乐酱品是在我龙乐酒栈多年来给顾客食用的过程中口味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从而成立了龙乐酱厂...